首页 > 政经要闻 > 详情 政经要闻

摩根士丹利:美联储明年6月前可能不会宣布削减QE

发布日期:2013-10-29 9:37:42  浏览次数:1294次  【关闭窗口】

此前,市场广泛预计美联储会在9月份开始削减QE,但是美联储的最终决定让市场出乎意料。随后,经济学家们很快将美联储削减QE的预期推迟至12月份。


耶伦被奥巴马提名为美联储下一任主席,以及美国经历了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斗争,这些事情又使市场将美联储削减QE的预期推迟至了明年3月份。


现在,摩根士丹利的Matthew Hornbach认为,美联储可能等到2014年6月份才开始削减QE。


Hornbach最新报告显示:


什么因素能够支持美国债券市场至2013年底?或者说,什么因素能够使国债收益率甚至我们的预期(2.2%-2.4%)?我们认为,市场将被迫改变之前的观点:美联储有很大的可能性在2014年3月份的FOMC会议上宣布削减QE.


美联储有可能在2014年6月份开始削减QE。那么,逻辑是什么呢?如果市场相信美联储需要在削减QE前看到GDP加速上升,那么市场将关注美国经济的数据何时才能显示出这种迹象。如果市场认为美国2014年四季度经济不大可能加速上涨(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认为美国2014年四季度GDP增速将低于2%),那么美国GDP增速就可能会在一季度超过2%。


如果美联储等到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公布在2014年4月底公布一季度的GPD数据,那么它就可能在4月29-30日的FOMC会议上宣布削减QE。如果美联储希望等到美国公布一季度GDP的第一次修正值(2014年5月底),那么美联储在6月17-18日FOMC会议前就不会宣布削减QE.


另外,大多数经济学家此前在预测GDP的时候都假设:美国2014年不会触发第二阶段的“自动减支计划”(sequester)。然而,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够推迟“自动减支计划”的生效时间,那么美国2014年财政紧缩的程度将超过目前的预期。美国财政紧缩可能会使经济遭遇“顶头风”。因此,关注经济增长的美联储可能会将削减QE的计划推迟至一季度或二季度后,以更好的评估“自动减支计划”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这不是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但是市场可能会将此计入定价。


在美国国会方面。美国政府关门显示,即使至在美国经济处于危险的情况下美国人都不大可能指望国会做出对经济有利的事情。因此,美联储有可能在2014年6月份才开始削减QE.


——————————


明年再议?美联储推迟缩减QE时间表


美联储决策委员会周三将会结束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鉴于之前美国政府停摆以及最后一刻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目前美国经济依然充斥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外界普遍预计此次会议美联储将会依旧维持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并且连之前市场预计的12月底开始缩减计划的说法现在也出现了“更正”的新版本,即2014年一季度很有可能开始缩减QE3。这主要是考虑到美联储即将更换主席,预计决策者们可能不愿意做出任何重大政策调整。


长期以来,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究竟是依据规则还是酌情决定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学术争论,而美联储的这种两难处境正是这一争论的缩影。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如果制定一条有关何时以及如何削减债券购买规模的规则,美联储就会感觉轻松一些。一些政策委员希望能清晰界定何时开始削减债券购买措施(即所谓定量宽松措施),比如可能是失业率达到某一水平的时候。但其他人担心,在美联储摸着石头过河之际,硬性规定可能会限制它的选择,或者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很难遵循。


主张依据规则的人认为,这些规则可以使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具可预见性和可信性,也更便于市场解读政策,从而会使经济增长和通胀更加稳定。反对根据规则制定货币政策的人称,指望一成不变的规则在极其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发挥作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美联储理事Jeremy Stein就是赞同就退出定量宽松措施制定正式规则的官员之一。他在最近的一篇讲话中主张将削减债券购买规模与劳动力市场指标相挂钩。Stein表示,美联储可以明确提出,失业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就将每月的债券购买规模削减多少。他称,虽然失业率并非衡量美联储就业市场目标的完美指标,但这样一条规则会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感和市场波动。


他说,美联储必须尽一切所能确保以尽可能最透明和可预见的方式完成这次艰难的转变。不过,就连赞同制定规则的人士也承认,要拟定退出定量宽松措施的规则绝非易事。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泰勒谈及Stein的主张时称,这是一个好主意,但非常困难。泰勒是“泰勒规则”的创立者,这条规则为中央银行(行情 专区)应如何根据多种经济变量来调整短期利率提出了指导意见。泰勒称,关于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和知识积累,因而针对利率政策调整设计规则比较容易;而关于定量宽松措施的研究和了解却远未达到这种程度。

美联储本周议息 美元弱势一时难改

美国就业指标及消费信心数据均不利,这使得市场对美联储暂将维持量宽政策的预期趋于强烈,故美元近期虽然未进一步大幅杀跌,但总摆脱不了疲弱走势。预计美元这种弱势在本周内很难改变,因本周美联储将召开利率会议,相关消息面多半会继续对美元多头不利。美元维持盘局本周低迷或延续


美元在经历了上周二大跌后,始终弱势盘整,未再进一步大幅杀跌,只是持续表现出“欲振乏力”态势。截至周一19时左右,美元指数暂报79.221点,这和上周二的79.243相差无几。


之所以美元无法振作,主要与两方面因素相关:一为美联储月末利率会议即将于本周二和本周三召开,而市场预期会议将没有“积极举动”,且可能通过会后声明传达偏软言论;二为最近美国公布的就业类、信心类经济指标大多数偏弱。


经济指标方面,美国商务部上周五公布的9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优于预期,但同天公布的密歇根大学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创近一年来新低。上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前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不及预期;在更早的上周二,美劳工部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数也弱于预期。


美联储会议方面,目前预期这次利率会议将缩减QE的投资者几乎很少,而预期12月的会议将缩减QE额度的投资者也日益减少。很自然,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美元很难有所表现。


预计美元至少于本周四之前很难有表现,一般维持原状机会颇大,甚至不排除小幅再往下探的可能,故操作上暂宜观望,不如等美联储会议后再说。


无视利空欧元保持强势


近期欧元区也有些利空,但欧元兑美元仍保持强势。周一同上时间,欧元暂报1.3803美元,数日来表现强势,但仅仅小升了20个基点。


欧元短期利空主要是上周公布的德国IFO景气判断指数意外疲弱,这虽然被视为欧元利空,但恰好美元消息面更差,故欧元仍相对坚挺。不过,虽然德国公债未受影响,但意大利、西班牙公债却受到打压,因德国数据使部分投资者对欧元区维持强势感到些许怀疑。


本周三和本周四,德国10月就业指标及11月GFK消费信心指数将公布,届时数据如果仍然不好,欧元未必还能抗跌。


欧元另受些潜在压制,这就是欧元汇率高值本身令部分欧洲主管金融和进出口的官员紧张,虽然这样的紧张暂时还没显著地影响到欧元走势。目前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假如欧元后市继续上涨,欧洲官员们口头干预有可能随时出现。


未来欧元仍可能保持震荡偏强态势,特别是在本周前几天,因市场料美联储或发表利空美元言论。就中长期来讲,欧元可能没太多上升空间,因美联储早晚将缩减QE,而欧元区暂无这种可能。


即使从基本面看,欧元区未必真的强到哪去,最明显的特征是欧元区失业率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附近,而美国情况正相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下降了两个多百分点,这一点不容忽视。


英镑当涨不涨可获利了结


上周五英国公布的第三季度GDP环比增0.8%,优于第二季度的环比增0.7%,增速是三年多来最快的,然而英镑当天居然没啥反应,这或暗示其上升动能已接近耗尽,未来理应回避。


英镑未因利好数据上涨,部分原因或与近几个月来英国公布的绝大多数数据均优于预期相关,这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利好麻木,或者说英镑汇率中大致已经包括了基本面改善的因素。


英镑上周五于纽约尾市报1.6162美元,不涨反跌了0.23%。不过,本周一英镑小有反弹,同上时间,其暂涨0.19%至1.6193美元。就最近7个交易日来看,英镑明显在搭建高位平台,该局面可能很难长期维持,短期内就有可能出现稍大波动。


虽然英镑短期内仍相对强势,但中线技术面未必有利。从周线看,英镑本轮涨幅已为时3个多月,最大涨幅达9.4%,而目前正面临2009年之后密集区的压制,该密集区大致在1.64美元一带,压力相当沉重。


再从月线看,英镑于2008年底至2012年末运行的是大型三角形,而今年初一度往下突破,面前的上涨可理解成反抽趋势线。目前该反抽也正接近该上升趋势线,故英镑有所承压。由于英镑是首次反抽该趋势线,故技术上一般较难成功。(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