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经要闻 > 详情 政经要闻
从大数据看“5·30”会否重演
2015年04月21日 01:29作者:张志斌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4月20日股指的天量巨震,勾起了市场人士对“5·30”大跌走势的回忆。那么,这次下跌是不是又会重演“5·30”的走势呢?
川财证券分析师吴家麒通过对比分析“5·30”以及目前的市场数据发现,从投资者开户统计代表的情绪来看,目前和2005~2007年牛市非常类似:股票和基金新开户账户数量不断创新高;从投资者心理分析,股民先于基民进入市场,2005~2007牛市中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股票账户开户数领先基金账户开户数;从本轮的数据来看,股票账户开户数领先基金账户开户数。
从基民认购基金的情绪来看,增量基金类似2005~2007年不断规模增大,存量基金规模会远小于2007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和单只基金发行平均规模都在不断的上升中,2007年单只基金发行平均规模超过100亿元,现在为40亿元。基金十大重仓股的市值规模和基金平均规模高度一致,原因是基金规模决定了投资股票的市值风格。由于基金个数已非2007年能比,因此从整体的基金平均规模不可能再上升到当时的130亿元的规模。
从创新高股票占比来看,之后的调整一定是较大的指数调整。2015年3月和4月,创历史新高个股的占比都超过了40%。从历史上来看类似的情况只发生过6次,持续时间最长为3个月。每次发生以后都迎来了一个指数超过20%以上的巨幅调整,但是未必这个信号就是牛市终结的信号。
从风格上来看,本轮发生的风格转化和事件与2005~2007年牛市非常类似。B股暴涨以至于集体涨停在2007年5月也发生过。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股暴涨在2006年12月也发生过。本轮牛市经历过的大小盘风格转变和2005~2007年牛市中的前半段非常类似。2005~2007牛市中两个值得注意的信号:“5·30”之前B股先于A股指数见顶,第二次大盘股暴涨的2007年10月即是大盘到顶的时间。
从龙头股表现来看,目前可能还有上涨空间。2005~2007年牛市龙头个股板块是券商、有色和船舶,本轮牛市龙头个股板块是互联网+金融和移动互联网。市值风格来看龙头股的市值都在100亿~500亿元之间。从绝对涨幅来看,本轮龙头股上涨并不及上轮龙头股的上涨。“5·30”之后在绝大多数个股下跌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龙头股都获得了绝对收益。与之前的认识不同,龙头股顶部时间和大盘的顶部时间并没有明确的一致关系。
--------------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沪指从4000点到4300点飙涨速度过快,因此短期看,应该会有高位震荡整理的需求,但主板蕴含的机会仍远远高于其他板块
三因素致A股剧震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在多重消息共同影响下,上证指数再度上演百余点的剧烈震荡行情,最终上证指数收于4217.08点,下跌1.64%,成交额超1万亿元,导致系统爆表,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8万亿元,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请问,是什么因素导致市场巨量成交和震荡的加剧呢?
同花顺:昨日A股市场午后跳水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央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大盘处于7年高位,并且存在巨大跳空缺口之时央行突然宣布降准一个百分点,超出预期。早盘冲高走势则是给投资者短期出逃机会,而午后迎来跳水则是利好兑现有需求回补缺口的表现。二是,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昨日午后的跳水亦是大盘大跌的凶手。上周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连续收出5个涨停板成为了A股近期的指南针,昨日获利盘则在高位选择了出逃,导致A股出现大跌补缺行情。三是,技术上看,昨日沪指成交金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进行了补缺走势。分析可知,上周五的大跳空缺口在黄金K线理论中属于衰竭缺口,加上周日的大利好,A股有必要回补缺口以便于后市的可持续走强。而近期的走势或将迎来震荡调整,巨量之后有消化获利盘的需求。
金百临咨询:经过上周末的安抚之后,A股市场的恐慌氛围有所减弱,但是,A股市场的风险提示已经发出,必然会有部分理性的投资者或者基于产业趋势、上市公司内在估值投资体系的投资者可能会减仓,从而抑制A股的涨升空间。因此,近期A股市场可能会在4500点一线遇阻回落。
天信投资:近期市场连续在权重股的带动下突破各类重要关口,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赚钱的边际效应持续递减。而周末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资金量12000亿元以上,降准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同样的货币宽松调整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一个早盘成交量便接近近期一整日的交易量,可见市场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市场聚积的风险已经是越来越大。再结合上周五管理层进行两融业务的窗口指导以及限制配资等业务的开展,市场短期内可能进入了强弩之末阶段,理性的投资者无论如何也要减仓离场了。
存高位震荡整理需求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沪指小幅高开,随后股指探底回升,沪指一度大涨逾1%,站上4300点,创近7年新高。午后沪指继续拉升,再创新高后跳水,沪指下跌1.64%;深证成指跌幅近2%,沪深两市量能再创出历史新高。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后市将如何演绎?
天信投资:从技术面来看,昨日日下跌正好回补了上周五的跳空缺口,尾盘大盘震荡拉升,说明多头依然强势。同时,昨日量能有效放大,说明还是有增量资金入场,这种情形下,对主板依然可以保持乐观态度。由于沪指从4000点到4300点飙涨速度过快,因此短期看,应该会有高位小区间震荡整理的需求,但主板蕴含的机会仍远远高于其他板块。操作策略上,建议关注主板低估值蓝筹品种,尤其是有色和电力板块中的龙头个股可以重点布局,毕竟这两大板块整体涨幅还是不大的,预计估值回归补涨行情还将延续。
华讯投资:昨日沪指高开回落,失守4300点。技术上,4200点附近缺口较大,早盘一个小时放出4000多亿元成交额,天量宽幅震荡。目前,大盘的走势并不太理想,主要是表现得太强了,而大盘缺少必要的调整。本来,借助此次新股密集发行和两个指数期货合约上市的契机,可以进行一次较为充分的调整,以清洗获利盘,夯实基础。但现在来看,调整时间不足,获利盘清洗也不彻底,而新的股指期货合约有的升水率较高,这就表明尽管看上去市场很强劲,但基础并不是很扎实。操作上,继续布局滞涨品种以及年报超预期的个股。具体可以关注大消费、环保等今年以来涨幅相对落后的板块。对于一带一路及国资改革这两条中长期投资主线,逢低吸纳。
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证券日报》记者:从盘面上看,昨日丝绸之路、工程建筑、水利建设、运输物流、通用航空、新疆振兴、铁路基建等板块表现较好,而此前涨势不俗的保险、券商、污水处理、银行、供水供气、医药、化工化纤等板块却大幅杀跌。请问,近期投资者应如何操作?
方正证券:低估值板块最为强烈的催化剂便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短期金融、房地产产业链甚至煤炭有色都将出现脉冲式的机会。中期配置层面,维持均衡配置,目前首选的三个行业是环保(PPP机会)、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等,重点行业短周期跟踪的主要变化是:首先,环保政策层面“水十条”正式出台,后续仍有较多的催化剂,例如“土十条”、环保第三方治理、节能环保“十三五”规划等,仍值得继续追踪;第二,医药生物类企业,由于新的技术业态不断出现,医药电商、医疗信息化、基因诊断等快速推进,行业配置价值明显;第三,非银金融类配置的思路基于业绩的确定性,券商和保险在二季度仍有不错的业绩增长。
中金公司:政策进一步放松,风格继续转向落后蓝筹股。近期,医药、食品饮料等之前涨幅相对落后的传统消费板块出现补涨,可以继续持有或者在调整中低吸,继续关注京津冀、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主题性板块的配置或者低吸机会(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