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致视点 > 详情 博致视点
2024年度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2025-1-23 10:32:56 浏览次数:404次 【关闭窗口】
一、回顾
经济平稳增长,股市波动剧烈
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GDP增速达到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产品产量增长显著,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消费和低端制造业则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整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相对于经济的平稳增长,股市表现则波动剧烈。国庆节前,受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场出现了一轮连续上涨,但节后市场再度进入调整阶段。全年来看,股市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投资者情绪较为谨慎,市场波动性加大。
全球股市呈现“涨多跌少”的局面
2024年,全球股市整体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美股表现尤为突出,得益于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和降息周期的启动,美股主要指数屡创新高。欧洲股市虽然内部有所分化,但整体表现强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股市表现亮眼。亚洲市场中,香港和日本股市表现较为突出,香港市场受益于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而日本股市则受到企业盈利改善和货币政策宽松的支撑。相比之下,其他亚洲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缺乏明显的上涨动力。
二、展望
2025年,中国外部环境将逐步改善
2025年,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美国的对外和对内政策将出现重大调整。美国巨额债务问题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其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新政府上台后,尽管其处事风格依旧难以捉摸,但从加征关税、裁撤政府机构、海外撤军等举措来看,“开源节流”将是其主要执政方针,政府试图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化解债务危机。美国减少对外干预,也将有助于缓和与中俄等大国的紧张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得到明显提升。中国政府规划已久的“一带一路”战略将继续稳步推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动力。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将全力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宽松,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增长。针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和举措将在2025年进入全面落地和实施阶段,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中美利差持续扩大,但外资流入意愿增强
过去几年,中美利差持续扩大是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对人民币资产形成了较大的压力。然而,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标志着其两年多的紧缩政策开始转向。尽管中美利差短期内难以快速收窄,但市场的预期已经在发生变化。降息后,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正在不断增强,2025年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强化,人民币资产有望迎来更多的外资流入。
中国上市企业估值面临重估
长期以来,中国上市企业的估值水平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随着宇树科技、DeepSeek等新生代科技企业逐渐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和认同,中国资产将面临重估。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都将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三、投资策略
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可期
自2023年以来,我们的资产配置重点一直放在港股市场。2024年,港股已经出现了一波上涨,但目前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央、国企的估值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资金转向和风险偏好上升,香港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我们继续看好港股中的优质蓝筹股和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股。
黄金、有色商品迎来周期性拐点
受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和债务风险困扰的影响,强势美元难以为继,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将面临较大的投资机会。我们长期看好的黄金和有色商品也将迎来周期性拐点。黄金价格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但股票价格并未同步,相信最终一定会被市场修正。有色商品价格近年主要受到美元强势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压制,表现差强人意。如果2025年全球地缘局势趋于稳定,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推进,对有色商品需求的上升也将推动商品价格上行,行业有可能出现“戴维斯双击”。
A股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
目前A股的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整体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然而,2024年国庆节后,在政策强预期的推动下,中小投资者的开户数大幅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垃圾股和题材股的炒作逐步升温。目前,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已经呈现泡沫化的趋势,未来应谨慎应对。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合理、盈利稳定的蓝筹股,并规避高估值的题材股。
投资策略向全面积极配置转变
自2025年开始,博致投资的投资策略将由之前的攻守兼备向全面积极配置转变。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继续关注港股和黄金、有色商品的周期性机会。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们将积极把握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
四、潜在风险
美国债务问题引发全球贸易冲突
美国政府为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可能采取极端的以邻为壑、与全球对立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剧贸易冲突,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全面衰退。这种极端政策不仅会影响中美关系,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重大威胁。
欧美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地缘局势升级
欧美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各国政局动荡加剧,地缘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全球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市场,可能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中国刺激政策低于预期,资本市场面临调整压力
如果外部环境恶化,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低于预期,资本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和传统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果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结语
2024年,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前行,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中稳步增长,股市则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展望2025年,随着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中国政策的全面落地,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继续秉持稳健的投资理念,积极把握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潜在风险,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
经济平稳增长,股市波动剧烈
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GDP增速达到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产品产量增长显著,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然而,传统行业如房地产、消费和低端制造业则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对整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相对于经济的平稳增长,股市表现则波动剧烈。国庆节前,受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场出现了一轮连续上涨,但节后市场再度进入调整阶段。全年来看,股市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投资者情绪较为谨慎,市场波动性加大。
全球股市呈现“涨多跌少”的局面
2024年,全球股市整体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美股表现尤为突出,得益于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和降息周期的启动,美股主要指数屡创新高。欧洲股市虽然内部有所分化,但整体表现强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股市表现亮眼。亚洲市场中,香港和日本股市表现较为突出,香港市场受益于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而日本股市则受到企业盈利改善和货币政策宽松的支撑。相比之下,其他亚洲市场表现相对平淡,缺乏明显的上涨动力。
二、展望
2025年,中国外部环境将逐步改善
2025年,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美国的对外和对内政策将出现重大调整。美国巨额债务问题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其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新政府上台后,尽管其处事风格依旧难以捉摸,但从加征关税、裁撤政府机构、海外撤军等举措来看,“开源节流”将是其主要执政方针,政府试图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化解债务危机。美国减少对外干预,也将有助于缓和与中俄等大国的紧张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得到明显提升。中国政府规划已久的“一带一路”战略将继续稳步推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动力。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将全力推动规划目标的实现。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将进一步宽松,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增长。针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和举措将在2025年进入全面落地和实施阶段,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中美利差持续扩大,但外资流入意愿增强
过去几年,中美利差持续扩大是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对人民币资产形成了较大的压力。然而,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标志着其两年多的紧缩政策开始转向。尽管中美利差短期内难以快速收窄,但市场的预期已经在发生变化。降息后,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正在不断增强,2025年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强化,人民币资产有望迎来更多的外资流入。
中国上市企业估值面临重估
长期以来,中国上市企业的估值水平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随着宇树科技、DeepSeek等新生代科技企业逐渐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和认同,中国资产将面临重估。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都将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三、投资策略
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可期
自2023年以来,我们的资产配置重点一直放在港股市场。2024年,港股已经出现了一波上涨,但目前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央、国企的估值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资金转向和风险偏好上升,香港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我们继续看好港股中的优质蓝筹股和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股。
黄金、有色商品迎来周期性拐点
受美元加息周期结束和债务风险困扰的影响,强势美元难以为继,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将面临较大的投资机会。我们长期看好的黄金和有色商品也将迎来周期性拐点。黄金价格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但股票价格并未同步,相信最终一定会被市场修正。有色商品价格近年主要受到美元强势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压制,表现差强人意。如果2025年全球地缘局势趋于稳定,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推进,对有色商品需求的上升也将推动商品价格上行,行业有可能出现“戴维斯双击”。
A股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
目前A股的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整体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然而,2024年国庆节后,在政策强预期的推动下,中小投资者的开户数大幅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垃圾股和题材股的炒作逐步升温。目前,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已经呈现泡沫化的趋势,未来应谨慎应对。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合理、盈利稳定的蓝筹股,并规避高估值的题材股。
投资策略向全面积极配置转变
自2025年开始,博致投资的投资策略将由之前的攻守兼备向全面积极配置转变。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继续关注港股和黄金、有色商品的周期性机会。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们将积极把握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
四、潜在风险
美国债务问题引发全球贸易冲突
美国政府为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可能采取极端的以邻为壑、与全球对立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剧贸易冲突,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全面衰退。这种极端政策不仅会影响中美关系,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重大威胁。
欧美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地缘局势升级
欧美企业盈利不及预期,各国政局动荡加剧,地缘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全球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尤其是欧洲和亚洲市场,可能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投资者需保持警惕。
中国刺激政策低于预期,资本市场面临调整压力
如果外部环境恶化,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低于预期,资本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和传统制造业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果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结语
2024年,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前行,中国经济在结构优化中稳步增长,股市则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展望2025年,随着外部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中国政策的全面落地,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继续秉持稳健的投资理念,积极把握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潜在风险,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
上一篇:2023年度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没有了